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2805A-2002后方军械库》(GJB)

发布时间:2024-09-26   阅读量:80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JB   2805--1997《军械仓库库房防盗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JB  2805—1997《军械仓库库房防盗技术要求》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
a)     适用范围调整为后方军械仓库储存区、作业区。
b)    增加了“总则”一章。
c)     补充完善了防盗等级的规定。
d)    调整了编排格式。
e)    提出了密闭门既可安装机械密码锁也可安装电子密码锁。
f)     提出了技术作业工房的防盗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 A、附 录B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战勤计划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械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文亮、李存建、孙志刚、金荣久、胡恩平、肖东胜、李玉秋。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首次发布为:GJB  2805—1997。

  
 
 
 
后方军械仓库防盗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后方军械仓库的防盗等级与抗破坏能力、防盗措施与设施设备等防盗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后方军械仓库储存区、作业区的防盗安全建设和技术管理。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 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    73   机械防盗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后方军械仓库 rear ordnance depot
经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批准的担负战略、战役军械装备物资储备和供应任务的仓库。 [GJB4134-2000,3.0.1]
3. 2    平开门  flush door
门扇为整体结构,铰链装于门侧的单扇或双扇门。
3.3     普通机械手工工具 common machine hand tools
各种式样的凿子、锉刀、楔子、钳子、螺丝刀、扳手、钢锯、长度不大于600 mm 的铁剪、质量 不大于3.6 kg 的铁锤、便携式手摇钻、长度不大于1.5 m 且直径不大于50 mm 的各种形状概棍和撬 扒工具的总称,简称普通工具。
3.4 便携式电动工具 portable electric tools
钻头直径不大于12.5 mm 的手电钻、冲头直径不大于25 mm 的便携式电锤或气动锤的总称,简 称电动工具。
3.5615       cm²开口615 cm²opening
最小边长为15.2 cm 的矩形开口,或直径为28.1 cm 的圆形开口,或斜边边长为49.7 cm 的等腰 直角三角形开口。
3.6     建(构》筑物抗破坏能力 depots anti-destructive ability
利用普通工具或电动工具将建(构)筑物破坏出一个615 cm² 开口的最短时间。 3 .7 防盗报善装置 burglary alarm
在规定对象、范围、时间等条件下,当警情发生时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4  总则
4.1 后方军械仓库的防盗安全建设,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整体规划、重点建设、先进合理、安全可 靠。

 4.2  后方军械仓库的防盗安全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军队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 求。
5   防盗等级与抗破坏能力的确定
5.1  库房防盗等级与抗破坏能力的确定如下:
a)    库房的防盗等级应按其所存军械物资携带和使用的方便性、被盗后对社会的威胁程度等因素划 分为三级,见表1。当库房存放多种军械物资时,应按其中防盗等级最高者确定。
表 1 库房防盗等级的划分
 
防盗等级    划      分      依      据    示              例    
 一级    库房内储存的军械物资,单人携带、使用和隐藏 方便,且被盗后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 威胁    储存有轻武器、枪弹、手摘弹、弹简合一 的单兵火箭、单兵燃烧弹、火炸药、火工品的 库房    
 二级    库房内储存的军械物资,单人携带、使用和隐藏 不方便,但被盗后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的 威胁较大;或者,单人携带、使用和隐藏较方便,且 军事、经济价值较大    储存有战术导弹、除一级外的其它弹药、 鱼水雷或轻武器零备件、光学器材、电子器材  的库房    
三级    库房内储存的军械物资,单人很难携带、使用和 隐藏,但其军事、经济价值较大    储存有火炮、雷达、指挥仪、工程车辆的 库房    
b)    各类库房抗破坏能力应按表2确定。
表 2 各类库房不同时期的抗破坏能力                    单位为分
 
 防 盗 等 级    抗破坏能力    
洞      库    地面库(含半地下库)    
密  闭   期    通   风   期    密   闭   期    通   风   期    
一级    80    25    65    25    
二级    60    25    50    25    
三级    40    15    30    15    
5.2 技术作业工房的抗破坏能力宜不低于15 min。
6 防盗一般技术要求
6.1  后方军械仓库应按规定划定军事禁区、设置警卫防护。
6.2  后方军械仓库应根据驻地的环境和地理条件,在禁区周围构筑围墙或设置刺网、电网等防盗安全 屏障。
6.3 后方军械仓库防盗安全建设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所用的门、窗、锁、防盗报警装置等主要设施设备 应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和使用。
6.4  防盗用的通用产品应为定型产品,且出厂合格证及其它相关技术资料齐全。
6.5 防盗用的锁具性能应稳定可靠,其防砸、防撬、防钻和防技术开启能力应符合要求,钥匙难以复  制,机械锁具只能有一种开启工具或开启程序。在防盗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应标明选用锁具的产品型号。 选用的锁具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6  防盗等级为一级的库房应设置防盗报警装置,重点对门、窗、通风孔等防护薄弱部位进行监控。 设置的防盗报警装置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

  
 
7 洞库防盗技术要求
7.1  洞库的每个出入口,应在引洞内设置防护门、通风门和密闭门,其抗破坏能力应符合表3的要求。 当一个出入口有多道防护门(通风门、密闭门)时,其抗破坏能力宜为各道防护门(通风门、密闭门) 之和。
表 3 洞库门抗破坏能力                         单位为分
 
库房防盗等级    抗破坏能力    
防    护门    通   风   门    密   闭 门    
一    级    15    25    40    
二    级    10    25    25    
三    级    10    15    15    
7.2  防护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质结构。安装应牢固。
b)    设有通行小门的,通行小门与防护门间的缝隙应不大于5 mm,  且不能从间隙中直接窥视到门 内情况。
c)    每扇门铰链数量应不少于2个。设有通行小门的,其铰链也应不少于2个。
d)   为双扇平开门时,其中一扇应在内侧设置固定门闩,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      门闩应为钢质结构,截面积不小于490 mm²;
2)     门闩应在门的上边和下边均起固定作用,有效伸出长度不小于30 mm;
3)在单人使用普通工具或电动工具对门实施破坏时,门闩不应产生影响门正常开启的移位、 变形;
4)门闩的操作只能在门内侧进行。
e)    锁具的配置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 4 洞库防护门的锁具配置
 
库房防盗等级    选   型 要 求    安      装      要      求    
级    暗梁锁或 机械暗锁    1)安装应牢固可靠,在门被锁闭后,门的整体抗破坏能力应符合表3的要求。2)使用螺栓固定时,防盗等级为一级的库房螺栓数量不少于4个,二级不少于2 个。3)在单人使用长1.5 m撬棍作用下,锁具不应打开或产生影响正常开启的位移、 变形。4)有通行小门时,锁具应控制通行小门的开关,防护门用内门闩固定5)防盗等级为三级的库房,其防护门门吊直径应不小于12 mm。    
二   级    暗梁锁    
三   级    锁梁直径不小于12 mm的挂锁    
7.3 通风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门的主体框架应为钢型材结构,有足够的强度,焊接牢固可靠。在单人使用普通工具的作用 下,焊接点不应开裂,框架局部塑性变形应不大于2 cm 。组成的栅栏,其单格尺寸应不大于
25 cm×6 cm或12 cm×13 cm。
b)    每扇门铰链数量应不少于2个。
c)    应在门内侧安装带锁门闩,门闩应在门的上下和开启边三个方向起作用。通风门为双扇门时, 其中的一扇门应由门内侧的带锁门闩固定。门闩应为钢质结构,截面积应不小于490 mm²,     有效伸出长度应不小于30 mm。
d)    应使用挂锁,挂锁应设在门内侧隐蔽处。锁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设在通风门上的开锁孔进行。开

 锁孔尺寸应不大于10 cm×15     cm,距挂锁中心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25 cm,  并设置带锁小门。 以挂锁为中心20 cm 范围内,应增加设置厚度不小于3 mm 的防护钢板。
e)  通风期间,应增加一把外挂锁。
7.4  密闭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为钢质结构,有足够的强度,门的主体钢板厚度不宜小于4 mm。
b)    门的开启压紧密封装置应固定牢固,且只能在门内侧操作,在普通工具的作用下,该装置不应 变形、松动、移位。
c) 门铰链应符合7.3b) 的要求
d) 锁具的配置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 5 洞库密闭门的锁具配置
 
库房防盗等级    选 型   要 求    安      装        要      求    
一级    机械密码锁或电子密码锁    1)固定牢固可靠,在门被锁闭后,门的整体抗破坏能力应符合表3的 要求:2)应能控制密闭门上通行小门的开关;3)使用螺栓固定时,螺栓数量不应少于4个,且从门外不能被拆除或 破坏。    
二   级    机械密码锁或电子密码锁    
三   级    机械暗锁    
 
8  地面库房(含半地下库房)防盗技术要求
8.1  库房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个出入口均应设置密闭门和通风门。
b)  门的抗破坏能力应符合表6的要求。当一个出入口有多道密闭门(通风门)时,其抗破坏能力 宜为各道密闭门(通风门)之和。
表 6 地面库门抗破坏能力                        单位为分
 
库房防盗等级    抗破坏能力    
密    闭    门    通   风    门    
一    级    40    25    
二    级    25    25    
三    级    15    15    
c) 密闭门防盗技术要求同7.4。
d) 通风门防盗技术要求同7.3。
8.2  窗、通风孔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地面库可设置用于采光、通风的窗、孔,其抗破坏能力应符合表2的要求。
b)    窗、通风孔应尽量靠上开设。在满足需要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其数量。
c)    窗、通风孔应设置钢质密闭层和铁网栅。
d)    钢质密闭层应在库房内关闭和开启。
e) 铁网栅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6 mm 的钢筋焊接而成,栅格尺寸宜不大于12 cm×13  cm,焊接 应牢固可靠。网栅与窗框、墙壁的固定连接应牢固可靠,固定点数量应不少于4个,相邻固定 点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2 cm。
8.3 墙壁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防盗等级为一级的库房,其墙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实砌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墙壁厚度应不小于20 cm,  砖混结构实砌墙的厚度应不小于37 cm。

 b)    防盗等级为二级的库房,其墙壁应采用砖混结构实砌墙,厚度应不小于24 cm。
8.4  库房屋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防盗等级为一级的库房,其屋顶防护层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铸结构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 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时,预制板固定应牢固可靠,在单人使用长1.5 m 撬棍的破 坏作用下,预制板不应破损或移位。
b)    防盗等级为二级的库房,其屋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预制板固定应牢固可靠,在单 人使用长1.5 m 撬棍的破坏作用下,预制板不应破损或移位。
9 技术作业工房防盗技术要求
9.1     技术作业工房至少应有一道防盗安全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   17565的有关规定。
9.2 对存有军械物资或贵重仪器、设备等重点防盗工房,应通过加强警卫防护、安装防盗报警装置等 措施加强防盗安全防护。
10 防盗技术管理
10.1  防盗安全设施设备应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使用。
10.2  应建立防盗安全技术档案,妥善保管与防盗安全密切相关的技术资料,防止泄密。
10.3 保管人员变动时,应及时调整锁具密码或更换锁具。
10.4 仓库应建立健全库房钥匙互控管理制度和措施。当钥匙出现失控后,应及时调整锁具密码或更换 锁具。更换下来的锁具不应再用于其它库(工)房。
10.5 应加强防盗安全的监督检查和防盗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防盗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分为日常检查
维护和专业检查维护。
a)    日常检查维护应结合日常查库进行,保管员日常查库时应同时进行库房的防盗安全检查。专业 检查维护每年应不少于2次,由仓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施。
b)    检查维护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门、锁、窗、防盗报警装置等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墙壁、屋 顶是否有裂缝、变形等情况。
c)    检查维护应做好记录,记录格式参见附录C。
d)    检查维护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解决,必要时应报上级主管部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锁具选型技术要求
A.1    一般要求
A.1.1     除有特殊要求外,锁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
A.1.2  锁具主要零部件应由黄铜、青铜、不锈钢等抗腐蚀金属材料制成,或采用有防腐涂层的其它金
属材料制成。
A.1.3 机械零部件,应有60000次以上的工作寿命。
A.1.4     钥匙扭矩不小于3 N·m 。 钥匙拔插力不大于6.5 N。
A.1.5  锁具密钥量不小于60000。弹子门锁的弹子级差不小于0.5 mm。 锁具互开率不大于0.03%。
A.1.6    钥匙不易复制及采样。
A.1.7  锁具只能有一种专用开启工具。
A.1.8  锁具应具有良好的防技术开启能力。在锁具不被破坏的情况下,锁具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异物拨开  锁头的时间应不少于1 min; 用于一级防盗等级库房密闭门上的锁具,其锁头防拨开时间宜不少于5 min。 A.1.9  锁体端正,无尖角,表面粗糙度Ra 不大于12.5 μm。漆膜表面色泽均匀、平整,无明显堆漆、 挂漆、气泡、脱漆现象。
A.1.10 钥匙坚固耐用,形状完整,表面光洁。
A.1.11     密码盘刻度清晰,端正;密码旋扭滚花清晰,表面无尖刺。
A.1.12  在潮湿、多雨地区使用的锁具,应设有排水孔。
A.2    详细要求
A.2.1    机械暗锁
A.2.1.1      锁芯应为多排弹子结构、叶片结构、杠杆结构或单排复合弹子结构。锁芯采用多排弹子结构 时,每排有效弹子数量应不少于5个,异型弹子数量应不少于4个。
A.2.1.2  锁头应附有防钻护壳、锁芯防钻滑动护片和钢制防撬护圈。在3.6 kg 手锤的打击下,防钻护 片不应碎裂,防撬护圈不应变形剥离。使用手电钻在15 min 内不能钻透锁孔,通过钻孔不能打开锁具。
A.2.1.3     锁头开锁孔,可附有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活动金属护罩。使用专用工具开启护罩应灵活方 便,护罩闭锁力应在30 N~49  N之间。
A.2.1.4    锁具经6000 N 的静力破坏后,不应出现断裂、明显变形、位移和开启困难现象,受力方向 与门的开启方向相反,作用点为门锁锁舌的几何中心位置。
A.2.1.5      以开门执手作为开启工具的锁具,开门执手在2200 N 的拉力或200 N·m    的转动力矩作用 下,执手、转动芯轴应无损坏、变形、离位现象。
A.2.1.6 在锁具锁闭状态下,锁舌应可靠地锁定在闭锁位置。锁舌端部在1470 N 静压力作用下,锁 舌不应缩回,锁具不应损坏和变形,解除压力后使用钥匙能正常开启。
A.2.2     机械密码锁
A.2.2.1 机械密码锁应同时有密码保险和钥匙保险两套保险机构。暗锁部分应满足机械暗锁的要求。
A.2.2.2      机械密码锁的密码转向片数量应不少于3个。
A.2.2.3 每个密码转向片上随机设置的密钥位置应不少于6个,并具有防技术开启的浅开槽,各转向 片的直径差异不大于1 mm。

  
A.2.2.4     单锁可用密码不少于7×7×6组
A.2.2.5      在机械密码锁的密匙旋扭被破坏以后,密码转向片不应偏离原位散落,此后机械密码锁用钥 匙不能打开。
A.2.2.6     使用分离式密匙手柄的机械密码锁具,其密匙孔应设有使用专用工具开启的活动金属护罩。 护罩开启应灵活方便,闭锁力应在30 N~49   N之间。
A.2.2.7     机械密码机构应具有60000次以上的工作寿命。在连续15000次的密码开锁试验过程中, 不应出现密码失效现象,密码偏移量应小于1个刻度。
A.2.3     暗梁锁
A.2.3.1      以普通铸铁及其它较低硬度材料制造的锁体,其关键部位应有防钻加固措施。
A.2.3.2     锁芯应为防盗专用锁芯。锁芯暴露在外面时,应设有防钻护片。
A.2.3.3 锁具在闭锁状态下,锁梁(穿条)不应暴露在锁体外。
A.2.3.4     锁梁(穿条)应能锁定在开锁位置。
A.2.3.5     供安装固定用的盲螺孔数量应不少于4个,有效螺纹深度不小于20 mm,   螺纹直径不小于
8   mm, 螺纹牙型应符合国家标准。
A.2.3.6     安装后的锁,在锁门后,从门的外部不能将锁正常卸下,锁体外表面无直接可拆卸的零件。
A.2.3.7      锁体安装后,锁体与门体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2 mm。
A.2.4    挂锁
A.2.4.1       锁芯应为防盗专用锁芯,具有抗破坏及防钻性能。 A.2.4.2      锁梁经热处理后,其表面硬度应达到 HRC35~40。
A.2.4.3     在门内侧使用的挂锁,锁体尺寸应不小于50 mm,   锁梁直径应不小于10 mm。
A.2.4.4 在门外侧使用的挂锁,锁体尺寸应不小于55 mm, 锁梁直径应不小于12 mm,  重量不小于
0.25  kg。
A.2.4.5     锁具应牢固可靠,在承受6000 N的拉力的情况下,锁具各部分不应变形、锁梁不应脱出或 开锁,在取消拉力后,锁具应开关正常。
A.2.4.6     外用挂锁,锁体应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在7kg  大锤的冲击下,锁梁不应脱出或开锁,锁 体不应碎裂。
A.2.5    电子密码锁
A.2.5.1       电子密码锁的密码组合应不少于10⁶。输入开启密码前,可以设有开启程序,该程序应简单、 可靠、易记,并可定期或非定期更改。门被关闭后,电子密码锁即应进入锁闭状态。
A.2.5.2      电子密码锁在感应不大于100 N 撞击力的激励时,不应产生误动作和损坏现象。
A.2.5.3     如果是采用改变接线位置来更换电子密码锁的密码,其接插件的插拔耐久性应达到6000次 不出故障;焊接引出线或接插件引出线在49 N 拉力作用下持续1 min,  不能产生断线、脱焊和接触不 良现象。如果用密码盘改变密码,其密码盘在6000次按键动作中不应出现故障。
A.2.5.4      连续三次输入错误密码时,电子密码锁应能自动断电或触发报警,并处于不解码状态,断电 时间在5 min 至30 min 内可调。
A.2.5.5      电子密码锁失效、断电时,应有紧急开启手段。
A.2.5.6     电子密码锁机械部分的强度和抗破坏能力应满足机械暗锁的有关要求。
A.3 采购与验收
A.3.1     锁具生产厂必须具有公安部有关部门签发的防盗安全锁生产许可证。
A.3.2     锁具必须具有厂方技术检验部门提供的检验合格证。采购工厂原有产品时,厂方应提供一年内 完整的型式试验报告。
A.3.3     批量采购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防盗报普装置技术要求
B.1    一般要求
B.1.1     防盗报警装置附带有防护功能时,该防护功能不应对人体造成重伤或致人死亡。
B.1.2     防盗报警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
B.1.3     防盗报警装置应设置报警信号复位开关。开关位置应隐蔽。在复位开关按下后,防盗报警装置 能自动恢复到警戒状态。
B.1.4     防盗报警装置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GB   12663的有关要求。
B.2    详细要求
B.2.1     稳定性要求
防盗报警装置应能长期连续工作,不应漏报,年误报应不超过12次,其灵敏度应符合要求。
B.2.2     耐久性要求
在额定电压和负载电流条件下,警戒、报警、复位循环6000次,探测和报警系统应工作正常。
B.2.3     电源电压适应范围
防盗报警装置的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变化时,不需调整应能正常工作,其他性 能指标应符合要求。
B.2.4     环境适应性要求
防盗报警装置必须适应仓库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B.2.5     可靠性要求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防盗报警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应不低于5×10³h。
B.2.6     信号及信号传输要求
B.2.6.1      报警信号应能可靠地传输到值班室及其它需要的地方。
B.2.6.2      报警信号应能准确区分出报警位置。
B.2.7      当库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报警装置在3 s  内应发出可靠的报警信号,报警信号持续时间应 不小于1 min。
a)     门体移动超过2 cm 时 ;
b)    报警装置发生故障、线路被破坏时;
c)    墙壁、屋顶受到撞击或破损时;
d)   其它需要报警的情况出现时。
B.3    安装要求
B.3.1     防盗报警装置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安装,安装位置不影响人员、物资正常进出、库房门窗的
开关。
B.3.2     房门宜安装磁控开关,房内主要防护区域宜安装空间入侵探测器,墙壁、顶棚宜安装振动入侵 探测器
B.3.3     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入侵探测装置。
B.3.4     采用有线方式传递报警信号时,应隐蔽好报警线路。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后方军械仓库防盗安全检查维护记录簿样式
后方军械仓库防盗安全检查维护记录簿样式见图C.1。
 
后方军械仓库防盗安全检查维护记录簿
 
组 织单 位    检查维护形式    工作 时 间    检 查 负 责 人    
   检 查 内 容    
   发 现 向 题    
   维护处理情况    
   结论与建议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图C.1     后方军械仓库防盗安全检查维护记录薄样式


相关推荐
猜您想看
    标签arclist报错: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